小石潭记
文献简介
《小石潭记》是唐代文学家、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之一,约成于唐贞观年间(627-649年)。全文共三千余字,以小石潭为主题,描写了怀素在石潭里写书、放鹤等事情,表现了闲适、自然、清雅的境界。原文
「山行自知故,石到人方觉。江出无奈水,风生本自性。」小石潭环清幽,水萦斜照竹根留。在潭石上,舒怀雄俊,抚墨凝神;在竹下泊舟,放怀鹤骨,昂立清池。林薄山高秋月小,石根泉冷夜潭深。翘首空群仰轩极,独卧清池听夜音。朝将白羽爱听雨,暮带青衫泣欲频。闲眠石磴荒如此,昼卧风松古于今。翻译
小石潭自然幽静,只有亲身到此一游,才会心领神会。江水在流淌,但只有石头才能展现自己的本质。林薄山高,秋月映照下的小潭迎着清冷的泉水,潭底深不见底。置身在此,人们倍感宁静,静候自然的声音。在这里,怀素可以即兴写书,放怀自然。他凭借着舒展才情,沉醉在石头和竹林里。当夜幕降临,极目远眺,只有片片清音飘荡在清池之畔。临别之际,怀素常常痴痴地望着这片独具特色的风景,以示缅怀。